说起来,我也算是小牛顿的老粉了。早在17年,就给大家推荐过,19年返出了最新版:《小小牛顿幼儿馆-主题百科系列》这书断货几年冲出江湖,还有良心价,值了。 小牛顿是台湾的童书品牌,在幼儿科普这块非常专业。旗下的《小牛顿科学月刊》,屡次获得台湾出版界最高奖“金鼎奖”。 而针对低龄儿童(3-7岁),就是叫小小牛顿的分支。去年,他们出了一套新书:《小小牛顿幼儿馆-STEAM系列》 STEAM我们听过很多了,每个字母分别代表的是一个学科: 科学(Science)技术(Technology)工程(Engineering)艺术(Arts)数学(Mathematics) 顾名思义,这套书,就是用这5个学科来给孩子科普知识。 跨学科、多元思考、融会贯通地去学习,这和我最近在研究的通识教育不谋而合。对应试教育的担忧,我选择这样来弥补。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,它提升的是孩子的: 成为培养终身学习者,跨界知识高手,以应对未来世界的种种变化。 1这个系列和以往的有什么区别? 小小牛顿太多系列了,一开始我拿到这套STEAM系列,也晕乎乎的。 直到我带着叮当实打实地读了以后,才发现它的不同之处,并且有这种感觉:太得我心! 第一、它主题丰富、分类清晰 这套书一共有6辑,每辑10本,一个单独主题。加起来有60本,涵盖的主题相当全面,跟个百科图书馆似的。 因为按照主题分了套系,所以要是想找某个类别出来做拓展阅读,也是不费吹灰之力,很方便了。 第1辑—趣味科学▼《跟我一起玩泥巴》《我爱吃鸡蛋》《玩转声音乐园》《请爷爷吃豆腐》《穿在身上的秘密》《漫游纸森林》《工具总动员》《亲爱的木头》《跑来跑去的电精灵》《自来水,天上来?》 第2辑—动物世界▼《蝴蝶不怕下雨天》《跳来跳去的小麻雀》《虫虫音乐会》《大鱼吃小鱼》《神龟闯天涯》《动物住哪里》《猪哼哼和牛哞哞》《谁有肚脐眼》《池塘里的合唱团》《跟着蜗牛去探险》 第3辑—植物王国▼《绿色全能侠》《大地的绿色被子》《把菜场搬回家》《小种子找新家》 《水里长出个胡萝卜 》《苹果红了,香蕉黄了》《番茄马铃薯,美味一家亲》《大树爷爷的话》《地下钻出个绿巨人》《送你一个花花世界》 第4辑—美丽自然▼《我是小侦探》《马路带我去哪里》《月亮的脸偷偷在改变》《鲸鱼不是鱼,海马不是马》《捉迷藏的风》《太阳公公的魔法秀》《给星星写封信》《小水滴,天地游》《我们住在石头上》《代表地球消灭你》 第5辑—身体手册▼《身体里的盔甲》《一眨一眨拍世界》《sos急救小天使》《吃出一个小超人》《“呼吸”永远不睡觉》《嘘,宝宝睡觉了》《我有一双魔术手》《我们都是“水星人”》《宝宝大战蛀牙虫》《神奇帽子吹不掉》 第6辑—神奇机器▼《地上的彩虹》《河流上的建筑师》《猪小弟的数学课》《怪手挖出新世界》《神奇“洞物”在哪里》《谁来帮忙撬动地球》《和达·芬奇一起骑单车》《上上下下的科学》《坐上飞机去旅行》《房子盖到白云上》 提醒留意下书名,是不是起得也很有意思? 比如有本是《代表地球消灭你》,其实讲的是垃圾分类。如果我说垃圾分类的书,他估计兴趣不大,因为之前也看过不少这类的书。但这个标题一念,他立马就被吸引住了。 第二,STEAM式讲述知识点、科普知识融会贯通 这点跟我之前接触的科普书还挺大不同,每个主题,都用了5个学科来讲解和拓展。所以这套书,也很适合给想玩主题式学习的家庭做参考。 比如在《谁来帮忙撬动地球》 翻开书,你就能看到这样一个大纲。 建议在带娃阅读前,爸爸妈妈自己要仔细浏览一遍。 它简单介绍这本书要讲的课题,别看它只有寥寥几段话,其实它已经道出了这本书的知识要点,非常重要。 然后,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开场: 小兔子想把挡路大石头推开,可就算来了马车帮忙,石头也纹丝不动。 怎么办呢?山羊叔叔用一根木棍和小石头,就把大石头挪开了。 自然地引出了本书的主题:杠杆原理。 接着,就发散思维,从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艺术、数学,几个维度来深入学习它。 01 科学 认识杠杆原理和省力杠杆: 什么是省力杠杆 很早以前,人们就已经知道杠杆原理了: 乱入了孙大圣,叮当一下就来了兴趣:“妈妈,怎么孙悟空也跑到这里来了。” 拓展到,斜面为什么会更省力?在生活中,我们怎样运用它? 从而知道轮子的省力原理与应用。认识轮滑。 02 技术 这个主题下,带领孩子认识生活中的杠杆工具。 叮当对这书不抗拒,是因为它非常贴近生活,很接地气。 而且都是些大白话,孩子也比较容易理解。 比如在讲古人对杠杆的应用: 古埃及人,利用杠杆制造出汲水工具。 融入真实情景,带孩子认识生活用具中的三类杠杆: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和圆形杠杆。 03工程 体验动力作用点位置的影响, 再动手实验,来感受费力杠杆: 手边虽然没有同样的工具,不过我和叮当用其它物品代替,也体验了一把。 “妈妈,我也变成大力士了,我是不是很厉害?” 04艺术 制作简易跷跷板,让孩子更加深理解知识点。 表扬下,每套书都配有一个视频,扫码就能观看,2-3分钟左右。 主要讲的是实验的操作,整个过程清晰简短,足以帮孩子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。 趁热打铁,小实验做起来。叮当兴致特高,玩得很投入。 我给他画好跷跷板的底部,他自己剪、粘贴, 再来剪分隔用的小纸板, 老母亲灵机一动,从厨房找来两个“底座”, 实验很好操作,除了个别地方,需要大人帮忙。基本孩子是可以自己完成的。 05 数学 最后,会结合数学知识,进行简单逻辑推理, 以及判断简单的杠杆作用力: 这样一轮下来,一点一点,从浅入深,从理论到实践,比单单解释“什么是杠杆”要有趣得多,孩子理解也更加透彻。 最重要的是,它展现了一种学习和思考的方式:原来一个事物,可以通过这么多面的维度来学习。 每个维度都紧扣主题,由5个不同的学科出发,进行发散性思考。各科之间相辅相成,是分科的,又是整合的。 再来看一本《我爱吃鸡蛋》 我们每天都会吃的鸡蛋,你知道关于多少它的知识呢? 还是从STEAM的角度来认识鸡蛋吧。顺带一提,这本的内容超级容易上手,毕竟家家户户都会有鸡蛋的嘛,哈哈。 01 科学 为什么鸡蛋的颜色不一样? 煮鸡蛋时,为什么蛋壳上会有气孔? 煮的时间长和短,蛋黄状态有何不同? 讲到这里时,叮当说:“妈妈,以后你给我煮鸡蛋不要煮那么久了,我喜欢吃软一点的” 啥是鸡蛋的气室? 你能分辨出这些蛋都是谁的吗? 02技术 怎样分辨鸡蛋新不新鲜? 不用刀,怎么切鸡蛋? 观察生熟鸡蛋的区别,并学会分辨。 动动手,用打蛋器来混合一下蛋液。 平时家里打鸡蛋的工作都是交给叮当的,他也特别得意:“这个我太会了,太简单了。” 03 工程 怎样剥鸡蛋更容易? 怎样煮出完美的水煮蛋? 做个实验,感受一下气体的热胀冷缩: 04艺术 来发挥一下想象力吧: 蛋壳别丢,还能创作, 剩下的水煮蛋,和娃一起做一份爱心沙拉。 05 数学 最后,来玩玩排列顺序和位置的游戏吧: 各科之间衔接得自然流畅,融会贯通。读下来一气呵成,没有分科学习的突兀和差异感。 添加的故事情节,也更贴合孩子的阅读习惯。我读下来,有种为低龄儿童量身定做的感觉。 3我觉得它好在哪? 除了这些比较明显的差异外,这书沿袭了小牛顿品牌的几大优势。 60本书,上到天文下到地理,加起来有900个知识点。沉甸甸的书,满当当的容量。 《太阳公公的魔法》里,从昼夜变化: 讲到太阳的特性:再到太阳系八大行星。 关于太阳的神话: 科学家的发现, 再到太阳在生活中的作用, 还有《房子盖到白云上》里,从建造大楼的材料, 讲到楼宇建造工程、框架结构, 再到室内水电工程, 大到岩石,小到口腔里的一颗牙。 ▲《我们住在石头上》 ▲《宝宝大战蛀牙虫》 从植物到动物。 ▲《番茄马铃薯,美味一家亲》 ▲《跳来跳去的小麻雀》 同一本书里,不仅有插画,还配合了实景照片,真实感十足。 纹白蝶的每个阶段,都长什么样? 《蝴蝶不怕下雨天》 自来水从哪里来? 《小水滴,天地游》 插图也是力求做到一目了然。 《小水滴,天地游》 不同人种,头发不同。用的都是小朋友的照片。和娃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。 《神奇帽子吹不掉》 不管怎么说,学习知识,其实到最后,都是为了更好得生活。 所以在设置书本内容的时候,制作团队都是致力于让孩子们“动起来”。 比如物理类的: 《神奇帽子吹不掉》 化学类: 《请爷爷吃豆腐》 其他类型也有: 《把菜场搬回家》 有时候是剪、拼、贴:《地上的彩虹》 甚至是我们小时候常做的移动牙签(火柴棍): 《亲爱的木头》 做记录表: 《吃出一个小超人》 或者外出观察: 《我是小侦探》 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,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。让学习落到实处,渗透生活。 这也是我特别欣赏的一点,因为孩子除了学知识,学做人也同样重要,这套书里会穿插这样的内容。 乘电梯要先下后上: 《上上下下的科学》 在野外观察动植物,也要注意维护环境: 《我是小侦探》 关于安全知识的,学会保护自己。 被困电梯时,不用慌,冷静面对: 《上上下下的科学》 骑车要注意安全,戴好护具: 《和达·芬奇一起骑单车》 当然,整个系列不仅内容做得好,就连细节也没放过。让人感慨团队的严谨和贴心。 (1)寄语家长,开拓辅导思路 书里会有一段“给爸妈的话”(但不是每本都有)。结合书本主题,给家长的一些辅导建议。 (2)标注学科,方便回顾 在每一页的左下角,会有“STEAM”几个字母,本页涉及的是哪个学科,那么那个学科的字母就是彩色的。 比如,这一页讲的是关于科学的知识。左下角会标彩“S”。 关于技术和数学,就相应的是“T”和”M”。 如果是关于艺术的,那么”A”就是彩色的。 这样特别方便我们带着孩子回顾内容,想重新阅览哪个部分,就翻回那一页就好了。 4一 点 不 足 这书优点前面我也都提到了,内容丰富、形式好玩,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画风了。 当然,如果你要拿经典绘本的要求去比,那这书一定要谨慎考虑。 最后这张画的是蝙蝠宝宝,啊啊啊啊,我真的密集恐惧了。。。。 这套书因为有60册,体量还是比较庞大,出版社让我推全套。但我想想全套6辑,一辑10本,900多个知识点......太多了,说不定孩子看到后面就腻了。而且全套价格也高,没必要第一次全部入。 所以建议你们先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一两个主题入手,每本都是干货满满的,可以看很久呢。要是孩子真正喜欢,再续上其他辑,也可以啊。 这套书出版社定价为3-7岁,我看下来,书的内容和这个年龄段比较吻合,不过有些辑也会稍微偏难,比如神奇机器那套,建议4岁+看更合适。阅读频率,我一般是带着叮当一周看个三四本,一是时间有限,另一点就是他也需要消化书本的内容。
免费领取

等值了,去年就看中的Steam书,透彻易懂
来源:网络 作者:丹妈 发布时间:2021-03-11
803